为深入探寻红旗渠文化的深厚内涵,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6月29日,踏“渠”寻“行”逐“红”迹挥长实践团继续深入基层,开展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感受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力量。

活动进入第三天,在盘阳历史文化展馆馆长王广明的引领下,实践团成员开启了一段沉浸式的红色文化探索之旅。当众人踏入盘阳古巷,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蜿蜒曲折的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斑驳沧桑的夯土墙,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每一块石板、每一寸土墙,都像是一本本打开的历史书,等待着人们去解读。王广明一边走,一边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街巷曾经是红旗渠建设者们往来的重要通道,墙根下古朴的石磨盘、老井台,都见证过建设者们日夜奋战、挥洒汗水的身影。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壮丽的篇章。”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离开古巷,众人走进一处充满生活气息的院子。王广明伸手摘下枝头饱满诱人的无花果,热情地邀请实践团成员品尝,让大家亲身体验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大家纷纷接过果子,品尝着这份来自乡土的甜蜜。王广明感慨道:“在红旗渠通水之前,这里十年九旱,土地贫瘠,百姓生活困苦。但自从红旗渠建成通水后,渠水滋润了这片干涸的土地,乡亲们靠着渠水灌溉,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因地制宜发展起特色种植产业。这小小的果子,就是渠水润泽一方、改变生活的生动见证。”一颗颗无花果,串联起过去与现在,让大家深刻体会到红旗渠工程给当地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后,王广明馆长带领实践团来到盘阳红旗渠会议旧址。这里曾是红旗渠工程关键决策的诞生地,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重要记忆。走进低矮的会议室,陈旧的桌椅摆放整齐,布满批注的工程图纸诉说着当年决策的严谨与不易,磨损的煤油灯仿佛还在散发着微弱却坚定的光芒,瞬间将众人带回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这些静默的物件,无一不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担当,展现着他们为了改变命运、造福子孙,无畏艰难、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随着今日活动的圆满结束,实践团成员们感慨万千。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鲜活的党史学习教育课,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红旗渠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它所蕴含的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品质,将永远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红旗渠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