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求职季
一起来听听学长的求职故事
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
三好学生、就业之星
......
他就是国际学院毕业生
姚鹏程

姚鹏程,中共党员。曾荣获“2022 年省级优秀毕业生 ”,“2020 年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2019 年“校级三好学生” ,"2019 年学院优秀联络员" ,“2018 年学院营销大赛三等奖” ,“2018 年国际学院辩论赛二等奖"。
刚走出校园的姚鹏程,和大多数应届毕业生一样,初入职场的姚鹏程也渴望在郑州寻得一份理想工作。然而面对就业市场现实:招聘岗位多集中于行政文职与销售领域,且销售类职位普遍集中在房地产等行业。他最终在有限选择中优先接受了行政岗位的录用通知。但是行政岗的工资一月仅有3-4千元,在支付房租与基本生活开销后所剩无几。"每天重复着机械的流水线操作,连尊严都成了奢侈品。"这段困顿经历成为他人生转折的催化剂,促使这个年轻人开始思考职业破局之道。
跨界突围:在营销战场重获新生
面对发展瓶颈,姚鹏程将目光投向营销领域。跨行业的陌生感如影随形:"第一次拜访客户时,手心全是汗,准备好的专业话术忘得一干二净。"但在公司"师徒制"培养体系中,他逐渐领悟营销真谛:既需要脚踏实地的勤勉,更要建立对产品的深度认知。为掌握农资产品特性,他三个月走遍17个乡镇,在田间地头与农户同吃同劳动,用专业服务赢得首张订单。这种"泥土里长出业绩"的实干精神,让他成功收入理想年薪。

认知升维:解码职场生存法则
站在职业发展的新起点,姚鹏程对职场生态形成独特洞察:
岗位价值重构:他通过对比行政岗与营销岗的薪酬差异,他悟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真理,在研发、生产、营销、售后四大核心岗位中,研发和营销岗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其薪酬激励弹性较行业常规预期存在3-5倍的认知差。经他多维评估后作出关键决策,鉴于研发岗位对学术背景的硬性门槛要求,果断将职业赛道切换至营销领域。他的破局式转型最终迎来突破性成果,验证了价值定位重构对职业发展的杠杆效应。

战略眼光培养
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他敏锐捕捉国家新农科战略机遇,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浪潮:"当公司业务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同频共振时,工作就有了超越利益的价值感。"
创新破局:构建多维竞争力
立足线下营销优势,姚鹏程正布局数字化转型:"主播带货本质是营销场景的数字化迭代,就像当年电商对实体店的渠道重构。"这种对行业本质的穿透性认知,让他在规划线上业务时更注重内容价值沉淀与用户资产运营。在谈及就业形势时,他提出辩证观点:"经济下行期往往孕育新机遇,关键要读懂趋势背后的价值转移逻辑——当下带货主播群体年收入突破百万已成常态,这个被称作'数字推销员'的新兴职业,实质是营销职能在直播电商时代的形态进化。他们既是商品价值传递者,也是用户需求洞察者,其收入结构折射出市场对'精准营销+即时转化'复合能力的溢价认可。"这种将现象级高薪回归到营销本质的分析框架,恰印证了"所有商业变革终将回归价值创造原点"的底层规律。
给学弟学妹的职场锦囊
在访谈尾声,姚鹏程为在校生提出三点建议:
破除职业偏见:"除基础研究外,营销是最具成长性的赛道。它包容各种性格特质,内向者可以深耕专业领域,外向者能发挥社交优势。"正如雷军、董明珠等商业领袖的成长轨迹所示,他们从营销岗位起步,在市场博弈中锤炼出战略眼光与用户思维,最终完成从执行层到决策者的跃迁。这种不设限的发展路径,恰印证了营销领域'性格无优劣,定位定乾坤'的独特价值。
构建复合能力:建议系统学习消费者心理学、新媒体运营等跨界知识,"未来营销人需要既是产品专家,又是数据分析师"。
践行长期主义:"不要因短期挫折否定自己,我曾因方言口音被客户嘲笑,现在却靠真诚服务成为区域销冠。"
姚鹏程的蜕变轨迹,恰似当代青年职业发展的缩影:在迷茫中保持清醒,在挫折中锤炼韧性,在趋势中把握机遇。这个从流水线走出的营销人,用亲身经历证明:职场没有标准答案,但持续进化者终将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2025届毕业生
求职季开始,愿早做准备
收获心仪的offer!
背景链接:中国绿业元集团公司简介绿业元始建于1989年,是全球农业提质增产剂新品类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绿业元集农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注册资金2.45亿元,下辖郑州绿业元、上海绿业元、河南绿业元、广东绿业元和绿业元上海研发中心、河南提质增产研究院、上海绿泽工厂、上海荟元工厂共8家公司,现有员工1300多人,年销售20多亿元,居国内行业前列。 始终秉承“守护绿色农业,创造品质生活”的使命,为客户提供最具精选、精制的精品和扎根推广服务;为同仁搭建快速成长和全方位提升的发展平台;为股东营造最具正当与回报价值的投资环境;为社会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