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杨柳依依。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我是演说家”的比赛现场!首先,有请来自A组的一号选手闪亮登场,他演讲的主题是幸福。”主持人话音刚落,一个男生走向了演讲台开始了演讲。他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节奏感强,配以眼神、手势和面部表情等态势语言,声情并茂。演讲结束后,主持人登场,随机指定了B组一位同学进行点评。点评人从演讲的基本特征、语言要求和现场效果进行评说,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阵阵掌声后互致谢意,接着,下面的演讲者悉数登场。


这是哪个社团在进行演讲比赛吗?不,这只是国际学院通识课程演讲与口才常规课堂的现场。从3月16日至3月28日,4个教学班在完成基本理论环节学习后都在进行类似的实践教学与模拟实训,任课教师曹慕源担任导演,为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设计了演讲与口才课程实践的角色和规程:主持人、演讲者、点评者和受众协作完成“控—讲—评—动”这样一个闭环流程,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真实场景之中,通过切身体验的方式完成一场相对来说比较成功的脱稿演讲,并体会不同角色的不同职责和表达方式。学生们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奋斗、坚持、成功、梦想、亲情、友情、爱情、读书、目标、世界和平等为主题,展开了一场场别开生面而又激情满怀的演讲。


据了解,从2022年春季学期开始,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国际学院在本专科课程中以专升本、考研、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模式与考核模式改革。按照改革精神和相关要求,演讲与口才课程进一步提高了实践环节的比重,拓展了实训的呈现方式,通过学生撰写演讲稿、个人课后演讲练习、分组演讲实训、个人演讲实训、结课考试实践等形式,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胆量、表达和口才,在提高学生资料筛选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当众演讲能力和控场能力等方面花心思下功夫,努力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未来工作面试、研究生复试、人际交往、职场演讲和个人发展提供切实助力。